科技消費

拜人:「無反用家冇得唔買」
試用Nissin i60A

拜人7年5個月之前發表

雖然無反以輕便為主,但近年多個推無反嘅品牌推出專業級機身及鏡頭,唔再局限於玩票性質。不過閃光燈卻不太獲重視,各品牌出品一係火力功能唔夠,一係支燈重過機連鏡。Nissin i60A正正衝住無反機而嚟,所以先推最多無反用家嘅Sony版本,不但功能、火力唔輸蝕畀原廠頂級燈,體積亦比原廠中階燈更輕巧。單從規格睇就似乎好掂,但實際有幾好用就等我拜人試試。
支援NAS系統玩TTL無線遙閃
Nissin i60A燈頭有相當於24 ~ 200mm嘅變焦力,zoom到200mm最高輸出達GN60@ISO100,跟燈仲有散光罩畀用家打Bounce或者用1Xmm超廣角鏡頭時用。閃燈唔連電重量只有300g,燈頭向前時高度只有95mm。除支援原廠TTL輸出控制,閃燈亦內置自動測光A模式同手動M模式控制,相比原廠燈可能仲多咗選擇(因為部份原廠燈冇A模式)。另外,i60A支援原廠機光控遙控功能,直接用Sony相機內置閃光燈作TTL控制遙閃。留意i60A嘅「A」字代表支援Nissin Air System(NAS),即係Nissin自家無線控制系統。

Nissin i60A,睇落好似入門燈仔。
Nissin i60A,睇落好似入門燈仔。
散光板同反光板係獨立分開。
散光板同反光板係獨立分開。
燈頭左右轉動當然冇問題。
燈頭左右轉動當然冇問題。
唔好睇佢燈仔細細,其實係用4粒2A電池,回電速度、電量同原廠頂級燈比係冇分別。
唔好睇佢燈仔細細,其實係用4粒2A電池,回電速度、電量同原廠頂級燈比係冇分別。
同其他頂級燈一樣可接外置電箱加快回電速度,據廠方表示接口係跟住接腳變換,即係支援返原廠個電箱。
同其他頂級燈一樣可接外置電箱加快回電速度,據廠方表示接口係跟住接腳變換,即係支援返原廠個電箱。
跟燈嚟仲有個袋、燈座同埋一個散光罩。
跟燈嚟仲有個袋、燈座同埋一個散光罩。
體積及造工
既然i60A主打體積細小,咁不如先同Sony原廠最頂級、同樣有GN60火力嘅HVL-F60M閃光燈比較一下:

左為Sony HVL-F60M,右為Nissin i60A,體型差別非常大。
左為Sony HVL-F60M,右為Nissin i60A,體型差別非常大。
由於i60A(右)可以Zoom至相當於200mm,所以燈頭反而較長。
由於i60A(右)可以Zoom至相當於200mm,所以燈頭反而較長。
從上面嘅圖大家都見到i60A係細支咗幾多,咁細支咗又會唔會易爛咗呢?雖然筆者冇本錢做drop test,不過一拎支i60A上手,就感覺到支鏡外殼幾厚幾硬淨,厚厚嘅電池蓋好穩陣。另外燈頭同燈身為咗「偷位」而設計嘅金屬關節架相當堅固,雖然關節係冇鎖定,但亦因為咁,當唔小心撞到燈頭時就唔會咁易撞爛。整體感覺扎實可靠,甚至比部份原廠燈更好。

火力、功能與操作
依家個個牌子支頂級燈都自稱有GN60,咁其實係咪支支火力一樣先?呢方面有兩點大家要計埋嘅,首先係支燈嘅燈頭係幾多mm,第二就喺ISO幾多時有呢個數。i60A嘅GN60係指喺200mm同ISO100嘅時候,相比原廠HVL-F60M嘅GN60係在於105mm/ISO100嘅情況,火力有差別。不過多間大廠嘅頂級燈同樣講緊類似數字,i60A唔算輸蝕。
唔計散光板同散光罩,燈頭本身可以於24 ~ 200mm範圍變焦。不過筆者覺得如果係24 ~ 105mm而換返燈頭細啲會仲正。
唔計散光板同散光罩,燈頭本身可以於24 ~ 200mm範圍變焦。不過筆者覺得如果係24 ~ 105mm而換返燈頭細啲會仲正。
金屬關節
金屬關節
功能方面,i60A有齊晒原廠鏡所有功能,包括TTL遙閃、高速快門同步、拍片用LED,同埋外接電池箱。另外,佢仲新增A模式自動輸出控制、光敏同步遙閃及支援NAS,比原廠HVL-F60M功能更多。

要數Nissin同其他品牌嘅閃燈最唔同嘅地方,肯定會係操作。i60A沿用i40雙轉盤操作設計,在此之上加以改良。左邊主模式轉盤鬆緊度控制得恰到好處,唔需要好大力轉動,但又唔會因為太輕而容易誤轉。右邊嘅設定轉盤不單加入十字掣功能更方便,亦同時新增鎖掣功能,避免喺相機袋「拎出拎入」嗰陣錯誤調校。相比原廠閃光燈有十幾個掣,兼夾經常要長按入唔同模式調校,i60A操作真係講得上更快更直觀。
採用類似同廠i40嘅雙轉盤設計,但更好用。
採用類似同廠i40嘅雙轉盤設計,但更好用。
內置埋LED畀你拍片用,光度一般。
內置埋LED畀你拍片用,光度一般。
輸出測試
通常大家都擔心非原廠閃光燈配搭原廠相機作TTL搖控時會唔準,有啲朋友可能會留意埋色溫,不過基於調校相機嘅白平衡唔難,而家仍然在意嘅人唔算多。以下筆者會用i60A同原廠HVL-F60M做比較,以相機TTL測光控制輸出,分別以直閃同側閃作比較,效果如下:
A7R2 + HVL-F60M,直打
A7R2 + HVL-F60M,直打
A7R2 + i60A,直打
A7R2 + i60A,直打
A7R2 + HVL-F60M,側打白牆反射
A7R2 + HVL-F60M,側打白牆反射
A7R2 + i60A,側打白牆反射
A7R2 + i60A,側打白牆反射
從上面幾幅圖大家可以睇到,用i60A喺Sony機上面會比原廠燈輸出高少少。不過要留意每個品牌相機嘅TTL測光都有出入,遲吓i60A嘅其他版本有可能都會出現唔同效果。不過筆者用咗Sony咁耐,一直覺得佢閃光燈嘅TTL測光控制偏暗,呢支i60A似乎反而比用原廠更準。另外,兩支燈嘅色溫明顯有差別,因此用i60A時相機白平衡唔太適合設定去「閃光燈」嘅一檔。

NAS系統試用
近年廠商紛紛開始加入2.4GHz無線頻道遙控閃光功能,相比早期光敏式遙控閃燈,最重要係接收效果好好多。就算你放得遠啲,或者搵嘢遮住支燈仍然能夠遙控。然而各品牌發展自家2.4GHz頻道遙閃系統速度緩慢,反觀幾間為人認識嘅副廠,經已推出咗不少非常成熟嘅產品。Nissin Air System(NAS)就係Nissin自行開發嘅無線遙控閃燈系統,同其他副廠主要有三點唔同:第一,NAS系統入面嘅燈唔可以用嚟做引發,用家必須透過Air 1引發器遙控NAS閃燈。第二,NAS系統每支燈只能連接一個引發器,如果用其他引發器Pair支燈,原本個引發器就會遙控唔到。第三,由於NAS係用返相機內置遙閃系統,若然需要使用TTL測光遙閃,相機必須先啟動遙閃功能。

NAS系統嘅核心—Air 1觸發器,好似唔係好靚仔。
NAS系統嘅核心—Air 1觸發器,好似唔係好靚仔。
Air 1其實好易用,但筆者覺得TTL模式時如果有+/-0EV嘅檔次顯示會更清晰。
Air 1其實好易用,但筆者覺得TTL模式時如果有+/-0EV嘅檔次顯示會更清晰。
由於配對好之後閃光燈會自動同Air 1連接,用家只需要喺Air 1上面設定係TTL定手動、再分ABC組設定輸出就得(當然你仲要將啲燈設定遙控模式同set做邊組),非常易用。講返i60A,用NAS遙閃時只要將左邊模式轉盤轉到A、B或者C檔就可以。NAS畀筆者感覺係非常易用,但唔可以同朋友share咁用,因為啲燈唔可以同時畀兩個Air 1控制器pair到。呢點其實有辣有唔辣,因為筆者真係親身試過喺公眾場合玩飛燈同人撞channel,如果當時用NAS就唔會有問題。再者預先pair定就唔使次次檢查有冇錯channel,慳返唔少時間。

值得提一提嘅係,一個Air 1可同時遙控唔同接腳嘅Nissin Air系作TTL控制,如果閣下係單反無反雙修嘅朋友,可考慮買兩支唔同腳嘅i60A,平時各有高火力燈可以用,當有需要時就遙控兩支燈打出各種效果,一舉兩得。
總結
老實講,喺i60A身上幾乎搵唔到咩缺點:體積輕便,功能齊全,造工唔錯,價錢合理,暫時嚟講不二之選。雖然支燈首批只有Sony腳,但據廠方預告會出齊現時市面最流行嘅C、N、Sony、m4/3,更會有Fujifilm接腳,相信連原廠頂級燈都未有嘅Fujifilm用家聽到尤其開心。

NAS方面,筆者欣賞佢成個系統設計令用家感覺方便,唯獨喺Air 1上設定ABC組各個輸出時要撳個set掣次數比較多,未夠直接,但總括都可以講得上比現時市面上所有同類系統簡便。目前唯一問題係NAS系統只能「自私閃」,唔可以同朋友share,如果你預計有機會同朋友share閃,咁就要停一停諗一諗喇。

相關文章

更多文章

「熟練Excel操作」:不要少看招聘廣告中老是常出現的條件

資料由客戶提供  於 1年2個月之前發表

在芸芸招聘廣告中,有一個條件包含在大部份的工種中,不論是銷售人員、商務人員或是專業分析師,不論是初級人員、主管還是經理,通通都要懂,這技能叫做「Excel」。當然,因應情況不同,對...

詳細閱讀

改變永不嫌遲:讓攝影興趣成為專業

資料由客戶提供  於 1年2個月之前發表

根據非正式研究,做自己喜歡做的事,往往能夠事半功倍,而家能夠令人生更快樂。因此,近年越來越多高呼「將興趣成為專業」的聲音,不過實現夢想除了要有熱情之外也要顧及現實有沒有足夠的收入。...

詳細閱讀

如何學寫Apps更有效率:掌握2大類Apps開發資訊

資料由客戶提供  於 1年2個月之前發表

Apps開發被視為賺錢行業,近年已儼然成為熱門的轉工之選。不過寫Apps只是一個大概念,坊間Apps千百種,到底新手應該怎樣踏出第一步?其實學寫Apps最重要是先想好要寫什麼App...

詳細閱讀

科技x投資新機遇:認識2大影響投資世界的名詞

資料由客戶提供  於 1年2個月之前發表

科技發展帶來改變,投資界也因此迎來翻天覆地的衝擊,誕生了各種令人嘆為觀止的投資方式和產品。來到2022年,世界的焦點之依然是2大科技與金融結合產生的技術:程式交易和加密貨幣。面對全...

詳細閱讀

緊貼職場趨勢:不可不懂的設計軟件技能

資料由客戶提供  於 1年2個月之前發表

隨著科技進步,很多職場上的技能需求都在悄悄改變,其中之一個令很多打工仔感受甚深的相信是設計軟件的使用。對於各種專業的設計師來說,人手繪圖已經式微,有設計知識也要精通設計軟件,才能有...

詳細閱讀

Apps開發業還有前景嗎?遊戲/商用/VR機會別錯過

資料由客戶提供  於 1年2個月之前發表

自從網絡發展,智能手機普及帶動Apps熱潮,不少人也認為隨著時間流逝市場已逐漸飽和,不過其實Apps行業的發展正開始另一個新階段。經過多年的試驗企業更為懂得利用Apps創造更大營利...

詳細閱讀